首页微信阅读阅读教育微信文章学习学习再学习微信公众号文章

张是之:个人如何通过自学构建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版权声明


本文首发自微信公共帐号: 学习学习再学习(xiaolai-xuexi);
无需授权即可转载,甚至无需保留以上版权声明;
转载时请务必注明作者。

以下是《共同成长社区》第 40 次分享,分享者是张是之。

个人简介:

张是之


电子科学与技术硕士《经济学家告诉你》特约撰稿人,10W+ 阅读量文章作者。爱好读书码字、足球、摄影。

《共同成长社区》的分享,并不是 “私密” 的,我们不在乎分享内容是否流出去,事实上,我们会主动拿出绝大多数的内容分享至社区之外 —— 因为所有的分享,最终传播得越广越有价值。

若要进一步了解《共同成长社区》,请在后台点击 “收费社群” 的子按钮 “共同成长” ……

请注意:共同成长社区已停止接受直接加入,请参阅这篇文章。


大家好,我是张是之,很高兴能在这里跟大家分享自己经济学的学习过程。

我原来是学电子材料的,2012 年偶然接触到经济学,发现了经济学的大厦,深深被其解释世界的洞察力所折服,于是开始自己钻研经济学。越是深入学习,越是体会到了经济学的乐趣。 系统阅读经济学积累了两年之后,从去年开始写文章锻炼思考,尝试以经济学理论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发现写文章对自己重新梳理思路帮助非常大。

坚持写了一年多,2014 年开始陆续有文章被「凤凰财知道」等公众号发表或转载,唯一一篇阅读量 10w+ 的文章是今年在《丁香园》发的《钟南山院士为什么错了?》,现在是《经济学家告诉你》特约撰稿人。 今天我分享的题目是:

个人如何通过自学构建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一、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也就是为什么要建立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首先,什么是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罗辑思维节目在讲《魔鬼经济学》的时候,讲到了一个概念,「机会成本」的概念。这个概念非常重要,笑来说的学习就是要掌握概念,对这个概念的掌握情况就是很好的对经济学思维方式的一个检验。

被经济学家熊彼特称为「有史以来最出色的经济新闻记者」,法国政评作家巴斯夏,他生前耗时一年多写的最后一篇文章是《看得见的与看不见的》(“What Is Seen and What Is Not Seen”),在 1850 年发表,是一篇传世经典。文章系统驳斥了「破窗理论」、「公共工程」、「贸易管制」等一系列有些今天还在流行的谬误。

通过反驳这些谬误,巴斯夏告诉我们一个好的经济学家和一个坏的经济学家的区别是什么?

坏经济学家仅仅局限于看到可以看得见的后果,好经济学家却能同时考虑可以看得见的后果和那些只能推测到的后果。

这种区别很重要,因为一般情况都是,当时的结果看起来不错,但后续结果却很糟糕;或者恰恰相反。

巴斯夏所说「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这是好经济学家与坏经济学家的区别。而实际上在我看来,这是一个有没有经济学思维方式的人之间的区别。需要提醒注意的是,这个思维方式不一定要学习了经济学才能具备,有些人通过生活经验的积累加上天赋,也可以具备这种能力,比如优秀的企业家。但大多数人,仅凭经验积累是无法形成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的。

我自己也属于平庸的大多数,只是一直以来坚持阅读,终于幸运地闯进了经济学的大厦,颠覆了很多传统的认知思维模式,三观尽毁。为什么说是颠覆三观呢?因为我们的生活经验的积累,大多数是基于看得见的、摸得着的事物和经历,在逻辑思维模式的形成过程中,往往忽视了看不见的那一部分。

既看不见,又不曾经历过,是很难自我锻炼出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的。这就需要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帮助我们建立起一个系统的经济学思维方式。如果回答开始的问题,什么是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实际上是一种能力,就是透过现象看到逻辑,再透过逻辑看到你原先没有看见的东西的,这样的一种能力。

眼见不一定为实,透过逻辑上的思考和锻炼,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这个世界,选择不同的视角和层次去分析问题,经常会颠覆你原来既有的认知观念,这就是经济学毁三观的原因。用经济学家薛兆丰所说的就是,改造「世界」,非经济学所长;但改造「世界观」,却是经济学的强项。但经济学的作用并不仅仅局限于、停留在改变世界观,而是可以改变世界。

经济学本身的三大作用:

解释世界;
评价世界;
改造世界。

解释世界、评价世界是基本职能,是经济学家的工作;

改造世界,则往往是企业家的特长,经济学家通常是通过影响和改变人们的认知观念来改变世界的。

休谟:

所有的人类事务,也完全是由意见支配的。

凯恩斯:

事实上,这个世界就是由极少数思想统治的。

比如这些用观念在影响世界的经济学家“斯们”:

马克思、凯恩斯、米塞斯、科斯等等。

他们给我们带来的认知世界角度的变化,使我们更容易接近真理、接近事物的本质,也就更容易提高效率。

举几个我们国家自己的例子,比如:

小岗村村民仅仅是为了种田打粮,当年却要签订「生死状」来搞土地承包;

当年农民能不能自己养鸡卖鸡蛋,却是关乎「姓社」还是「姓资」的问题争论;

直到 1997 年《刑法》才取消了「投机倒把罪」,直到 2009 年才从法律中彻底删去与「投机倒把」有关的规定,而这个当年被认为是「犯罪」的行为实际上仅仅是为了赚个差价而已。

如果用理工类做一个类比的话,牛顿定律是解释世界的,基于牛顿定律的工程设计,比如飞机、汽车的设计则需要通过牛顿定律来检验设计的可行性,而最终的设计实现,实际上是改变了世界。

类似的还有量子力学和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应用,没有基础的对于世界的正确解释,在应用层面的工程设计,进步是非常缓慢的。而经济学,则是在人类行动的底层上提供逻辑解释,当人们对行动逻辑的理解越正确,人类协作的效率才会越高,科技进步、社会发展才会更好。

经济学上,在解释世界上要求客观中立,不做价值判断,仅仅回答「是什么」以及「为什么」。但在评价世界的层面,比如我们要判断一项政策出台是好是坏,作为科学的经济学要严格停留在科学的边界上,不做好坏判断,但作为个人的经济学家,是可以回答的,回答的依据之一就是「政策的实施能否达到它自身所宣称的目的」,假如暂时抛开目的本身伦理上的正义性,政策能够达到它自己说的目的,那这个政策可以说是好的,如果达不到目的,甚至南辕北辙,有相反的作用,这个时候,我们是没法说一个政策是好的。

在基于正确的解释,和客观的评价上,做出改造世界的选择才不至于带来意想不到的不好的结果。大可以到整个人类、国家,小可以到公司事务、自己的选择决定,这个解释、评价、改造的方法,都可以给我们提供有力的思考依据。所以,我的建议是,每个人都应该懂点经济学,学会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去发现一般人所看不见的东西。不仅仅是寻找思考的乐趣,对我们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帮助作用,也是很明显的。

二、经济学兴趣的挖掘和培养(荐书三本)

经济学所带来的思维上的乐趣,就像笑来说的跑步的乐趣,有些人快有些人慢,所以我的建议是从易到难,不要想一上来就指望能搞懂整个经济学的知识架构,一上来就看非常专业的经济学教科书,各种图表曲线。那样不好,容易吃坏了胃口。那样学习曲线比较陡峭,很多人还没体会到乐趣,就放弃继续探索了。

我自己的阅读经历,还是要从小事,甚至是身边具体的例子入手,或者从书籍上看到一些生活中的例子,看看别人是怎么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思考的,然后再去尝试搭建一个属于自己的思维体系和知识架构。比如生活中的小例子,大家在工作中都会有一个体会,那就是分工不明确的时候,工作容易出问题,而出问题之后又容易推诿扯皮,没有人为后果负责。应对办法,那就是责任到人。比如海尔公司的每一块玻璃上都会有打上清洁人和检查人的编码,分工到具体的人。

由于缺乏具体负责人而带来的不好的结果,以及没有人为此负责的这些案例,通过经济学家前辈们的抽象总结,就是「公地悲剧」(the Common Tragedy)。而理解了公地悲剧这个概念之后,再遇到类似的问题,我们就很容易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有了经济学之「道」的基础,管理类科学则是在其上之「术」,更容易驾驭和掌握。

再举几个不太容易让人接受的经济学思维方式的案例,我去年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世界就是这么狗血》,说的是象牙问题:

国际社会都在通过禁令来保护大象,而实际上恰恰是禁令让大象蒙受灾难。这也是一个「公地悲剧」的案例,正确的做法是让大象有主人,而且要允许主人通过大象来获利,包括卖象牙,这样他才有保护的动机。

这样看上去太残忍,但实际上有利于大象种群繁衍的做法。

不过既无法得到那些环保主义者的认可,也无法在国际社会得到支持,所以我们看到每年都会有组织或者部门出来作秀,打击盗猎组织、没收销毁象牙等等,但实际上每年的作秀都是对之前工作的一种否定。

人们在分析社会问题的时候,是非常容易受到情感左右的。《世界就是这么狗血》一文中的象牙,换做酒精制品、毒品,甚至买卖儿童的问题上,逻辑上依然成立。但当缺乏足够的思维锻炼,我们的大脑被感情所支配的时候,一开始就会排斥这个问题的分析思路,更不用说认真思考其中的逻辑链条了。

关于禁酒令的案例,罗辑思维节目在讲《魔鬼经济学》以及高晓松的《晓松奇谈》在 6 月 3 日那期都有讲过,还有美剧《大西洋帝国》,感兴趣的不妨看一看。在诺奖得主加里 · 贝克尔(Garys Becker)开辟用经济学分析日常生活现象之后,经济学帝国主义之名开始崛起。这类书籍现在有不少,对于兴趣的培养,是非常有帮助的,推荐十本不成问题,如果精选三本的话,我建议是:

薛兆丰的《经济学通识》;
亨利·黑兹利特的《一课经济学》;
加里·贝克尔的《生活中的经济学》。

三、系统阅读,深入思考,理解概念(荐书三本)

市面上有很多写经济方面的书,微信上也有很多这方面的文章,这一类想看是怎么都看不完的,因为每天都会有新的文章生产出来。这里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些都是别人告诉我们的,作者自己的观点,不是我们自己分析得出的。如果要在一个具体的事情上形成自己的判断,那就要求形成自己的知识架构,有自己的分析思路。

整个经济学的大厦,实际上源于人类至少面临四项普遍约束:

人类种种制度安排,都是为了应付这些约束而衍生的。它们对应着四个规律:

东西不够;
生命有限;
人际依赖;
需要协调。

列个表是这样的,更清晰一些。


人类至少面临四项普遍约束 经济学家总结出的对应规律 人类社会所产生出的制度(并非对应)
1 东西不够 需求定律 a.用于降低交易费用的制度,如货币、期货市场
2 生命有限 利息理论 b.用于影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之间配置风险的制度,如合约、公司、保险等
3 人际依赖 产业理论 c.用于提供职能组织与个人收入间的联系制度,如税收
4 需要协调 宏观理论 d.用于确立公共品和服务的生产与分配的框架制度,如高速公路、机场、学校等

而在这四个理论规律支撑之下,所构建起来的经济学体系,就是我们洞察社会万象的工具。帮助我们抽丝剥茧,透过看得见的事物表面,去看清背后看不见的真相,这样才能正确合理地评估真正的得与失。这也就是我们开头所说的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我个人是从张五常教授的《经济解释》开始接触到经济学的,张五常是芝加哥学派出身的,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经济解释》我读了大概不下 5 遍,每一遍都有新的收获。张五常是阿尔钦的学生,同时,阿尔钦也深刻影响着薛兆丰的学术思想,薛兆丰在北京大学的授课贯穿着阿尔钦的影响。

如果是个人自学的话,我推荐从张五常的《经济解释》(四卷本)入手,不推荐萨缪尔森的《经济学》、以及曼昆的《经济学原理》,虽然这两本书在销量和名气上可能超过《经济解释》。第一遍看《经济解释》不要指望能够全部看懂,这套书好就好在谋篇布局上很合理,从浅入深,学习曲线比较缓慢。

推荐的第二本书是保罗 · 海恩(Paul Heyne) 等著的《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史晨 翻译的。这本书既受到了阿尔钦的学术影响,同时还吸收了奥地利学派的思想,强调市场过程的动态性和企业家的作用。另外一点,这本书中有些图表和案例帮助我们理解一些关系,相比于张五常《经济解释》单纯用文字描述逻辑,图表曲线还是更直观一些。

推荐的第三本书,是一代宗师,奥地利学派的领军人物米塞斯(Mises)的长篇巨著《人的行动》。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出版的余晖译本是译作《人的行动》,而上海社科院出版的是夏道平版本的译本《人的行为》。我看的是前者,当时后者还没出版,从概念的准确性上来讲,「人的行动」其实更准确一点,不过据说夏道平版本的翻译更好一些,这个版本也买了,但是还没有开始看。

作为鸿篇巨著,当然是比较难啃的,所以建议在看完前两本之后再看。如果把前两本能啃下来,米塞斯的这本《人的行动》看起来就不会那么吃力。米塞斯所代表的奥地利学派,与张五常所代表的芝加哥学派还是有很大不同的,这个不同主要集中在方法论上,也就是分析方法上不一样,虽然得出的结论有些是相同的。

对于个人自学者,如果对自己要求比较高的话,到后期还是可以精进一步,做深入研究探索的。这里简单提一下两者在方法论上的区别。张五常在方法论上更像是借鉴了物理学的方法论,公理假设、观察验证,并以卡尔·波普尔的可证伪性作为是否为科学的依据。

而在米塞斯这里,不是套用物理学的分析方法,而是用的几何学的推演方法。从公理出发,推演出整个人的行动——有目的的行动。在米塞斯为代表的奥地利学派,这套推演因为逻辑自洽,严谨完整,就像勾股定理一样存在着绝对正确。但如果现实与推演发生了偏差,怎么办?从现实中找问题,找出与推演不一致的原因所在,往往这些原因都是藏在事物背后,不容易被轻易观察到,只有借助于逻辑推演,才能发现其中的问题。

举个例子说明吧。在欧式几何中,三角形内角和恒为 180°,这个不是测量的结果,而是从欧式几何的公理出发推演出来的定理,这是没有问题的。我们并不需要去测量每一个三角形,然后相加看是否等于180°,以此来检验这个定理。相反,如果你派一个下属去测量一个三角形,下属呈上的报告三个角之和不为 180°,那么我们不是怀疑这个定理不对,也不需要亲自再去测量,而是直接告诉下属他测量的数据不对,或者他操作有误,又或者测量工具出现了问题。

另外,由罗伯特 · P · 墨菲(Robert P. Murphy)著,吴烽炜翻译的《人的行动》学习指南,可以帮助学习,只不过这本书还没有出版,有电子版的,稍后放上下载链接。

以上三本《经济解释》、《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和《人的行动》都是我读过的。北京大学出版社,去年出版了一本张维迎教授的《经济学原理》,我大概翻看了一下结构,也应该是一本不错的入门书籍,同样推荐一下。

四、如何用写作帮助经济学的学习

学过一门知识、一个观点,最好的测试是不看书、不用其他的辅助工具,向一个门外汉解释你知道的东西,能不能把问题讲清楚,让别人明白其中道理,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能够证明你是否真的懂了。只有经过了自己的思考和书写,或者经过自己的讲述,才能让自己的思路更清晰。所谓「教是最好的学,书写是为了更好的思考」,学经济尤其如此,要跟自己辩论、跟其他人辩论,然后自己总结下来,写出来,才能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懂了。

除非是老师,有着得天独厚的教学条件,一般人是没有太多机会通过教授知识来更好地掌握知识的。不过也有办法,那就是讨论、或者辩论。当你逐步养成了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来看待问题的时候,有诸多的社会热点问题,你可能既不会同意传统媒体的看法,也不会同意来自大众的声音。这就很有可能造成了你与周围朋友、同事的不同意见。这个时候其实是绝好的锻炼机会。

这个时候,找那些能够理性思考、认真讨论问题的朋友,来讨论一下,跟他们交换一下不同看法。记住,要找能认真思考、且具备逻辑思考能力的人,如果找一个感情用事、缺乏逻辑思考能力的人讨论的话,多半是不欢而散,还伤及友情得不偿失。是讨论,或者是辩论,注意不要变成了争论。要能够把控讨论的范围和节奏,在不破坏友情的前提下充分阐述自己的思考和逻辑,虽然有时候你是在重复别人的逻辑,但这是很好、也是很有用的梳理自己思路的锻炼方式。

另外一个锻炼方式,就是写作。把你想要表达的东西,落笔纸上。只有你能够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说明才是真的懂了,而不是似是而非的明白。我在2014年读到了某专家关于支持最低工资的言论,实在是看不下去,就有那种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的感觉。当晚没耽误,从晚上十点写到凌晨一点多,然后发给了「凤凰财知道」栏目的编辑,没想到第二天接着就录用发出了。这也给了我一定的鼓励,从此开始尝试用写作锻炼自己的思考。

不光自己写,在系统建构知识框架,打好理论基础之后,还要看别人怎么用通俗的语言阐述深刻的经济学原理的。深入浅出的表达,与学习外语一样,是需要大量的输入,然后才能输出的。2014年开始写,2015年慢慢写的更多了一点,今年年初给自己定下目标每周一篇,到目前为止是32篇,超额完成了目标。在此过程中陆续在不同的地方刊出过文章,到现在成为公众号《经济学家告诉你》的特约作者,算是对自己努力的一种肯定吧,当然离优秀还是有很大距离的。

自学精进的途径,讨论和写作,注意投稿交流,以文会友,你自己慢慢的水平高了,才能认识更高水平的朋友,看到更大的差距,也学到更多的东西。

五、如何利用小组来学习

笑来的「新生大学」,包括这个共同成长的群,大家都各有所长,都具备了很强的学习能力。如何利用小组来学习,是我的一个简单的思考,还不成熟,分享出来。

具备一定自学能力的人,如何快速学习?特别是如何通过网络高效地来运作这个学习机制?我的思考是大概以下三点:

  1. 小组以周为单位指定书目的章节,共同阅读;

  2. 每周固定一个时间,在小组内以文字形式提问;

  3. 学习小组成员认领问题以作解答,认领问题之后每周固定一个时间作为共同的讨论和答疑,先由认领问题的成员回答,最好是书面回答,然后由学习小组的负责人作补充解答。

平时在规定时间内,可以自由讨论,这样的学习是互补式的,也是启发式的。一个人提出的问题,也许是别人没想到的,而另外一个人的回答,也许同样是别人没想到的。一问一答的来回,所有人在参与过程中都会有所收获。如此循环往复,只要能坚持往前走,即使不好啃的书,我想很快也能拿下。如果群内成员有分析问题的文章,也可以在群内分享出来共同讨论,如何提高。以上这些过程可以很方便地通过网络来完成。

如果可能,我计划写一本书,书名暂定《人人都是经济学家》,希望能够通过更通俗的讲解,让一个完全没有经济学基础的文科生、理科生们能够快速步入经济学的殿堂,体会到思考的乐趣,发现更多的事实和真相。

最后,小结一下今天的内容: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就是透过现象看到逻辑,再透过逻辑看到原先没有看见的东西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评价世界和改造世界;

这种能力大多数人并不是天生具备,但同时是可以通过学习前辈大师们的著作,不断思考锻炼,逐步构建起来的;如果感兴趣,不妨先看几本浅显的书籍培养兴趣,更精进一步,则需要系统的掌握经济学主体框架,为己所用;

而让自己快速进步的方法是主动去讨论、写作以及小组学习。

有句话说:

人们总是相信他们选择相信的东西。

其实就是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是有什么样的世界。你相信剥削理论,那就很容易感觉世道不公,到处都是剥削;你相信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就不容易跳出原有思维的误区。

只要你愿意,随着阅读和思考的深入,我们会逐渐纠正原先错误的观念和认识,这就是一种进步吧。只要你愿意,人人都可以成为经济学家。




长按以上二维码关注“学习学习再学习”(xiaolai-xuexi),后台输入关键字有自动回复:

输入“理财”,一篇文章推送:《理财系列文章列表(第一部分15篇);
输入“女生”,三篇文章推送;
输入“社交”,一篇文章推送;
输入“利息”,一篇文章推送;
输入“时间”,获得《把时间当作朋友》(第三版)全文在线阅读链接……
输入“分享”,一篇文章推送:《如何做好一场分享?》

免责声明:由于网络信息更新速度快、来源较多,当您在查看好东西(www.haodonxi.cn)所整理的信息时,企业的信息可能已经发生变更,请慎重核实,"好东西"不做任何形式的保证和担保。"好东西"信息来源于网络"好东西"不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负责,请用户慎重选择使用该信息。"好东西"业作为信息获取平台不参与用户间因交易而产生的法律纠纷,纠纷由您自行协商解决。

投诉方式:511543066@qq.com,是处理侵权投诉的专用邮箱,在您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请您尽快联系悉"好东西"工作人员处理,我们会在7个工作日内给您答复,感谢您对"好东西平台"的关注与支持!

日最新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