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微信阅读阅读趣玩微信文章博物微信公众号文章

污不污的你心里难道没有点数嘛?

《海错图》里的好多海鲜大家在餐桌上都认识,其中有一位更是常客,它就是墨鱼。


墨鱼

《海错图》中的墨鱼


“墨鱼,土名也。”聂璜丝毫不掩饰他对这个名字的鄙视。的确,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墨鱼”都是不正规的民间俗称,它的正式名称是“乌贼”,属于头足纲,乌贼目。


为什么叫乌贼呢?《尔雅翼》、《南越志》等古籍中有一种解释:乌贼会浮在水面装死,吸引爱吃尸体的乌鸦来啄食。乌鸦刚一落,乌贼就会用“须子”抱住乌鸦,拖入水中食之。于是人们就称这种动物为“偷乌鸦的贼”,简称乌贼

这解释离谱的简直让人“喷墨” 图片来自:《侵略!乌贼娘》


这故事过于离谱,就连《尔雅翼》的作者都觉得“似无是理也”。其实再查查史料就会发现,是先有“乌贼”一名,后人再编了个偷袭乌鸦的故事附会上去的。既然如此,我们就要重新找寻乌贼一名的来历了。

喷墨的乌贼 图片来自:nationalgeographic.com


其实“乌”字很好理解,乌贼会喷墨汁嘛。那“贼”字又从何而来呢?翻开中国的第一本字典——汉代的《说文解字》,你会发现,乌贼是写作“乌鰂”的,也就是说,这个动物最早是叫“乌鰂”,后来由于古音里鰂和贼同音,才慢慢被写成了“乌贼”。


记住口诀好辨认 八短两长

提到乌贼(墨鱼),就一定有人,总会有人提到鱿鱼、章鱼,并且总也分不清这三位。简单来说,章鱼只有八条触手(腕足),头后面的身体滚圆,没有骨质的鞘;乌贼和枪乌贼(章鱼)则有十条触手,身体细长,内部有骨质的鞘。

乌贼嘴边有十条“须子”,八条较短,两条特别长。关于这八条短须,《海错图》有描述:“绕唇肉带八小条,似足非足,似髯非髯,并有细孔,能吸粘诸物。”看似是足,但足怎么会长在头上?看似胡子,可胡子怎么是肉质的?现代科学干脆单给这些须子起了个名字:“腕”,省去纠缠。


另外两根特长的须子,则叫“触腕”。它们有什么特殊用处吗?聂璜想起《南越志》里讲过,乌贼遇风浪,便会用它的须子“下碇”,碇就是拴船的石头,下碇就是把船拴在岸边的石头上,或者把拴着缆绳的石头扔进海里让船停住,类似抛锚。聂璜一看,乌贼的这两根长须很像缆绳啊,是否就是“下碇”用的呢?他询问渔人,得到回复:“风浪大的时候,乌贼确实会用须子黏在石头上,保持稳定。”

如果你在海底看到这般姿态的乌贼,那是它们在交配。图中这二位是虎斑乌贼,是中国南海最常见的乌贼之一。


乌贼真有这种行为吗?实际上,遇到大浪时,它一般会潜到深水躲避,用不着抱着石头。可万一它来不及下潜,会不会就近抱住一块呢?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两根特长的触腕,主要功能不是用来抱石,而是捕猎。乌贼看到小猎物后,会突然射出触腕,抓住后拖回嘴边,其他的八条腕再一起帮忙,将猎物控制住。


乌贼长了个鸟嘴?

《海错图》中国的乌贼嘴


在乌贼旁边,聂璜还画了一个鹦鹉嘴一样的东西,旁有注释:“此墨鱼之嘴,坚黑如鸟啄,缩于须内不可见。”这就是乌贼的嘴,更准确地说,是“角质颚”。


这角质颚看上去和鸟嘴极像,古人据此又开始联想了,说乌贼是由一种叫“鸔(音“补”)乌”的水鸟变成的。据说这种鸟后背绿色,腹翅紫白色,似雁而较大。有人考证为凤头麦鸡,但凤头麦鸡明明比雁小啊……不管了,反正是某种鸟。传说鸔乌入水就化为乌贼,乌贼嘴和鸟嘴这么像就是证明嘛。

真实的乌贼嘴


但是聂璜有疑问了。他可是亲眼见过乌贼的卵和刚孵化的小乌贼,还画下了它的样子,在旁注明:“小墨鱼,名‘墨斗’。”


《海错图》中的乌贼幼体:“墨斗”


”如果乌贼是鸟变的,那就不该有卵啊。而且渔民告诉聂璜,乌贼三四月来近海产卵,五六月小乌贼孵化,和大乌贼一起回到远海,秋冬就捞不到了,全程都没有“鸔乌”出镜。所以聂璜觉得“鸔乌化乌贼”的说法不太可信。


当然不可信了。乌贼嘴是为了咬住光滑的鱼、嚼碎坚硬的虾蟹才长成这样的,和鸟嘴相似只是巧合。

墨斗本是古代木匠画直线用的工具,里面能装墨。小乌贼和墨斗大小相似,肚内又都有墨,所以用“墨斗”来称呼它。


肉不外露 藏在壳里

《海错图》里的海螵蛸


在乌贼嘴旁,聂璜又画了个白色水滴状物体,注曰:“此墨鱼背骨,即海螵蛸是也。”这块“背骨”埋在乌贼后背的肉里,科学名字是“内壳”


在远古时代,乌贼的祖先有海螺一样的外壳,只露出脑袋。但是背着外壳,实在行动不便,所以壳慢慢缩小,演化到乌贼这里,已经变成水滴状,藏在体内,不承担保护身体的功能了。


但是内壳也不是完全没用。首先,它能支撑身体,保持身体形状。第二,它有无数微小的气室,乌贼向气室里充水排水,就能上浮和下沉。

乌贼科有三个属,根据内壳的形状就能区分它们。从左到右:无针乌贼属 乌贼属 异针乌贼属


拿起一块内壳观察,你会发现上面有年轮一样的生长纹。乌贼刚孵化时,大概有10层生长纹。随着乌贼长大,内壳也一层一层地长,每长一层,就叠加一层小气室。热带的乌贼一天长一层纹,温带的乌贼几天长一层,很有规律。数数生长纹,就能估算乌贼的年龄。

在显微镜下,乌贼内壳一层一层的气室结构清晰可见。


乌贼死后尸体分解,只剩内壳。别看壳挺厚,但充满气室,非常轻,正如《海错图》所说:“背骨轻浮……往往浮出海上。”浮在海面的内壳,常被冲上沙滩。去海边玩时,很容易就能捡到一块。看上去光洁坚硬,用指甲轻轻一划,竟是一道印,质地相当疏松。

中医里,把乌贼内壳称为“海螵蛸”或“乌贼骨”,如果你家养着鹦鹉或仓鼠,可以去药铺买一块海螵蛸,放在笼子里让它们啃,既能磨牙磨喙,又能补钙。


此墨汁非“笔”墨汁

乌贼最招牌的本领当然是喷墨了。《海错图》说乌贼“腹藏墨烟,遇大鱼及网罟则喷墨以自匿。”确实如此,乌贼体内有个墨囊,一旦遇到危险,就喷出墨汁,在水下形成一团黑雾,挡住敌人视线,趁机逃走。


被捞进网里后,乌贼还会徒劳地喷墨,试图迷惑“网”这个天敌,但是没用了。聂璜说,这就是为什么“墨鱼在水身白,及入网而售于市则体常黑矣”。

厦门市场上染满墨汁的乌贼。


当时民间还有一种说法:乌贼的墨喷出去后,还能再吸回体内。聂璜认为有道理,因为“乌贼微躯,怀墨有限,苟能吐不能收,安得几许松烟为大海做墨池乎?”其实他也不想想,乌贼喷墨是为了掩护自己逃走,如果喷完了再呆在原地吸回去,那还有什么意义?乌贼的墨汁是源源不断产生的,喷完了过段时间,墨囊又会装满墨,不用替它操心。

图片来自:《唐伯虎点秋香》


说了半天墨汁墨汁,其实乌贼的墨和写字的墨还是有本质区别的。写字的墨,主要成分是碳,它非常稳定,所以写出的字几千年都不褪色。而乌贼墨由黑色素、氨基酸、黏液组成,非常容易变质

图片来自:《唐伯虎点秋香》


《尔雅翼》记载,心术不正的人会偷偷用乌贼墨来写契约,一年后,墨迹就会分解消失,只剩白纸,这时就可以赖账不还钱了。


这么纯天然的墨,却不能写字,聂璜遗憾地为此写了首《墨鱼赞》:

一肚好墨,

真大国香。

可惜无用,

送海龙王。


不能写字 但可以吃啊

聂璜认为,新鲜的乌贼吃下去“性寒,不宜人”,最好腌成干。墨鱼干被吴人称为“螟蜅(音‘明府’)”,吃起来“味如鳆鱼”。鳆鱼就是鲍鱼,那可是相当好吃了。

中国人经常选用“日本无针乌贼(曾用名‘曼氏无针乌贼’)”来制作墨鱼干,叫“无针”,是因为这种乌贼的内壳末端缺少一个骨针。它身体末端有个腺孔,活着时总流出褐色分泌物,所以俗名臭屁股、疴血乌贼。成年的日本无针乌贼肉比较硬,不适合鲜食,还是晒成干比较好。

r如今很多餐厅都能吃到酸辣乌鱼蛋汤


金乌贼、虎斑乌贼、拟目乌贼也是中国海域常见的种类,它们较多用来鲜食。沿海菜市场水槽里游动的活乌贼,通常就是这三种。切条炒炒,或者打碎做成墨鱼丸、墨鱼滑吧。如果买到雌乌贼,还能做出一道美味的菜肴——乌鱼蛋汤,而喝过它的人很多都不知道自己在吃什么。吃的是什么呢?乌鱼蛋其实就是雌乌贼的缠卵腺。

墨鱼仔菜肴 图片来自:123rf.comcn


和大个儿乌贼相比,幼年乌贼——墨鱼仔更受欢迎。它体壁薄,口感更嫩。酱烧、涮锅、炒韭菜,甚至冒菜,轻松胜任各种烹饪。

日本人吃乌贼,刺身是永远少不了的选项。把外皮扒掉,里面的白肉切花刀,略过一下热水,做成握寿司。不过很多日本人觉得,做成一夜干(腌制风干一晚上)似乎更好吃点。

乌贼的墨囊别扔,里面的墨汁也能吃!虽然有点毒(用来麻痹天敌),但做熟了就没毒了。山东人把它和进面里,包成漆黑的墨鱼饺子,反而看了食欲大开。意大利人也用它和面,做成黑色的墨鱼汁面,同理还有墨鱼汁饭。

图片来自:《侵略!乌贼娘》


图片来自:123rf.com.cn


再提供一个菜谱:把白萝卜丝和碎乌贼肉调调味,加入乌贼墨汁快炒出锅,全家的筷子伸向这盘黑糊糊的菜,翻着眼珠咂摸咂摸,再互相看看对方的大黑嘴,餐桌顿时热闹了起来。


说了这么多,我也吃完了一盘子墨鱼汁饭,从我拍的美食图片中你们应该可以感受到吧。



随堂考


撰文 | 嘉楠

微信编辑 | 小饼

免责声明:由于网络信息更新速度快、来源较多,当您在查看好东西(www.haodonxi.cn)所整理的信息时,企业的信息可能已经发生变更,请慎重核实,"好东西"不做任何形式的保证和担保。"好东西"信息来源于网络"好东西"不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负责,请用户慎重选择使用该信息。"好东西"业作为信息获取平台不参与用户间因交易而产生的法律纠纷,纠纷由您自行协商解决。

投诉方式:511543066@qq.com,是处理侵权投诉的专用邮箱,在您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请您尽快联系悉"好东西"工作人员处理,我们会在7个工作日内给您答复,感谢您对"好东西平台"的关注与支持!

日最新精选